近年来,宁国农商银行以金融支持宁国市绿色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构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12月末,全行绿色信贷余额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3亿元,增速为40.58%,绿色信贷占比为4.82%。
以组织架构为基础,完善绿色金融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组织架构,在董事会层面设立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修订完善了《宁国农商银行董事会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其主要职责是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在经营层设立绿色金融部,负责落实绿色金融目标规划。修订《宁国农商银行绿色信贷管理办法》,进一步突出对绿色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管理,按照客户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分类并作出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信贷准入、授信评级、贷款“三查”、决策、利率定价、贷后管理及退出的重要依据。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累计制定绿色金融类相关制度16项,绿色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突出绿色金融实践
针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尤其是“两高一剩”类信贷客户,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有关要求,按计划逐步退出,累计退出“两高一剩”企业19家,涉及贷款金额9811万元。牵头向宁国市政府递交了《关于建立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的报告》,宁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市长作出批示,同意建立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举行总部大楼光伏电站并网暨“绿色银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建成宁国市首家银行光伏电站。今年7月,会同市税务局、市金融监管局,依托税务大数据,对客户进行准入前的“绿色低碳画像”,创新推出“绿税贷”产品。
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彰显绿色发展成果
加强绿色金融的课题研究,《县域绿色信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被《时代金融》杂志社录用。申报的《双碳目标下地方法人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与路径研究——以宁国农商银行为例》获得省金融青年学术研究课题三等奖和宣城市第五届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在全省率先启动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并成功发布安徽省首份地方法人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在今年全国第十二届新型金融机构合作交流年会上,荣获全国“十佳绿色普惠标杆银行”称号。
以绩效考评为指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单独设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指标,纳入专营部门、网点负责人和信贷营销人员年度薪酬考核中,定期对相关条线、分支机构开展考评工作,落实激励约束措施,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按年度布置绿色金融工作举措,从工作计划、实施步骤等多个维度做出要求,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在利率定价管理办法中明确,针对绿色信贷系列产品实行利率优惠、优先审批等政策。在利率定价管理办法中明确绿色信贷系列产品实行利率适度优惠政策,对于绿色信贷系列贷款产品统一减点幅度为10个基点。
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加大绿色金融供给
重点打造“绿色乡村贷”“绿色关爱贷”“绿色节能贷”“绿色兴农贷”“绿色家园贷”“绿色工厂贷”“绿色光伏贷”和“绿税贷”等8款特色绿色信贷产品,有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3年12月末,八款绿色信贷产品贷款余额达到3.48亿元,贷款户数301户。在“绿色乡村贷”基础上,针对“皖南川藏线”沿线旅游商户,推出“宁游信”信贷产品。立足宁国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绿色工厂园区基础上,创新推出“绿色工厂贷”。通过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领域信贷投放,该行环境效益数据明显提升。
以业务培训为举措,强化绿色金融宣传
持续加强绿色信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绿色金融发展研讨小组,吸纳优秀年轻员工参与其中,不断充实本行绿色金融人才库。对机构信贷人员和委派会计每年组织开展两次绿色金融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绿色信贷统计能力。制定《宁国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专项统计管理办法》,规范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持续推出无纸化办公、张贴绿色办公提醒标志、提倡节约用餐、绿色出行等举措,提高全行员工对绿色金融的认识,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