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农商银行100万元资金到了账,为即将到来的夏粮收购备足了资金,可以大干一场了!”老李是太和县关集镇收粮大户,经营着一个粮食收购门市部,拥有两厂房用来储存粮食,可存储2000吨粮食。近日,他通过“兴农e贷”申请到了100万元贷款,解决了粮食收购资金短缺问题。
像老李这样的收粮大户,在太和县还有很多。太和县是安徽粮食生产大县,粮食种植面积近300万亩、总产突破100万吨,仅小麦种植面积就达150万亩,预计今年小麦总产保持在70万吨以上。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为保夏收顺利进行,确保颗粒归仓,太和农商银行提前谋划,坚持“三措并举”,全力打好夏收“准备仗”。
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
该行早谋划,定个“小目标”,制定了《夏收金融服务专项方案》,计划整体授信3亿元、用信2亿元,收粮大户授信率100%、种粮大户授信率70%。早行动,“地毯式”走访,成立了夏收金融服务小组,主要领导挂帅、部门牵头、支行跟进,主动对接地方涉农部门,依托网点多面广优势,开展“种收、加工、农机农具、社会化服务”等各个环节走访,了解资金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服务。
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
同时,采取“兴农e+”信贷产品综合营销,推出夏收夏种贷、商e贷、信e贷、仓单质押贷等多款贷款产品,信贷资金优先向农业倾斜,对夏收夏种所需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资金优先供应。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种粮、收粮大户,购买化肥、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农户,加快贷款审查审批进度,争取第一时间把贷款发放到位,提升贷款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利率给予优惠倾斜,对带动性强的优质客户利率下调,一户一策,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
优化服务,用好“连环招”
该行还做好支付结算保障,围绕“夏收夏种”时期支付结算需求旺盛特点,备好充足的现金,结合“零钱包”现金服务,上门为客户兑换零钱,加大现金调拨力度,满足粮食收购的现金需求。做好网点“弹性”服务,增设网点服务窗口、延长网点营业时间,增加智能柜员机、自动取款机加钞频次,确保现金充足供应,同时对助农取款点进行维护升级,减轻网点柜面压力,保证服务质量。做好线上支付结算服务,宣传引导客户利用手机银行、信e付、POS机等电子银行产品,切实解决夏收夏种期间结算“难点”。
截至2024年5月末,农e贷、兴农e贷等涉农贷款产品新增授信9473户13.31亿元、用信6227户7.7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61.7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2.85%,较年初增加7.9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粮食生产、种养等农村产业发展。(岳东风 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