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谦
2024年1月1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978年,凤阳小岗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引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一系列的改革发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发源地。作为扎根于此的地方金融机构,凤阳农商银行积极践行小岗精神,把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等理念深入融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以零距离的普惠金融服务深刻诠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丰富营养,奋力谱写凤阳农商银行发展新篇章。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守正意味着恪守正道、把握根本;创新意味着勇于探索、开辟新境。对于农商银行而言,创新必须以守正为前提,守正就是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正道和本源,创新则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陈出新。近年来,凤阳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实的职能定位,围绕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市场主体,量身定制“活体贷”“技改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广e贷系列产品,扩大数字化金融服务覆盖面;依托省联社平台,创新打造“金农云店”,优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打造聚合收单二维码“金农信e付”,既方便商户、又方便客户;创新打造“金农信e家”,把金融服务送到乡村、送到农户家门口。
2021年5月25日,凤阳农商银行小岗乡村振兴支行正式挂牌开业,成为安徽省首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也是长三角第一家支持乡村振兴专营金融机构。这是凤阳农商银行赓续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积极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小岗模式”的创新之举。该支行率先启动整村授信工作,针对“三农”资金需求“小额、分散、快捷”等特点,以行政村为单位,仅耗时两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小岗村890户农户评级授信工作,让最基层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最现代化、最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7月末,凤阳农商银行创新推出“银担振兴贷”“凤企e贷”“凤农e贷”“兴农e贷”等信贷产品,进一步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共发放6.30亿元;积极推广运用“金农信e贷”“金农商e贷”“金农企e贷”“金农农e贷”等贷款产品,共授信51.35亿元。发放制造业企业贷款34.01亿元,较年初增加4.32亿元;发放绿色贷款14.62亿元,较年初增加2.64亿元;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71亿元,较年初增加0.13亿元。近年荣获全省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通报评价“优秀”等次、2023年度全省农商银行“先进单位”和电子银行业务“十佳先进单位”等荣誉,成为凤阳人民口中“自己的银行”,以实际行动描绘了一幅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同频共振的精彩画卷。
守正创新方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近年来,凤阳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不断加大对涉农和小微的金融供给力度,稳步提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贷款占比,拓展产业链供应链的在地服务;抢抓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拓展绿色贷款担保范围,加大新能源等“纯绿”产业信贷投放;积极争取风险补偿政策支持,探索开发“专精特新”企业信贷产品,合理扩大对符合条件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借鉴养老金融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开发养老产业产品和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疏通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4年7月末,凤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为76.46%,较年初净增10.88亿元,增幅为11.61%,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为74.54%,较年初净增10.72亿元,增幅为11.75%。
守正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创新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凤阳农商银行来看,当前我们在人缘、地缘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缩小,数据支撑及科技服务能力较国有大行存在明显短板,我们在农村市场的份额正逐渐下降。因此,我们要以等不及、坐不住的紧迫感,加大守正创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在更广泛领域的互动与融合;让政务数据更多连接到基层一线服务网点,实现政务服务业务就近可办、异地可办、一屏可办;加大“金农云店”的推广力度,让营业网点从线下“搬到”线上;加大“金农(商、企)e贷”系列产品的创新,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县域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