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高管视野
高管视野|固本培元强根基 守正创新践普惠
来源:刘鹏飞 2024-09-06 15:01:54 责编:方欢 许梦源 曹荣

太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鹏飞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5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农商银行如何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正确义利观、经营观、风险观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基层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一、把握好诚与信的关系,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从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更是安身立命、不断发展的生命线。“人无信不立”,在金融领域,诚信价值观集中体现于信用文化,包含对“信用即资产、信用即财富”理念的普遍认同;对诚信原则、契约精神的尊崇;还包括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会共识。

作为承担特殊历史使命的农商银行来说,应始终坚持建设“乡土银行、‌普惠银行、‌数字化银行、‌绿色银行、‌现代银行、‌清廉银行”六个银行的发展愿景,信守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坚守服务三农、小微、县域的市场定位,遵守业务边界,坚决不触碰“金融监管、风险管理、合规操作”三条红线。要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信融入各项业务,切实树牢底线思维,将诚实守信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具体行动中。要重视培育契约精神,践行契约承诺、履行契约义务,不断积累“以信而贷”的实践经验,倡导简洁准确、实事求是的办贷导向。

二、把握好义与利的关系,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这是金融的道德观。作为农商银行,要秉承“以义为先、为要”理念,回归本源,坚守定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更要坚守金融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保本微利原则,把服务好“三农”、小微、实体和县域经济作为最大的责任担当,关注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做好“五篇大文章”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当好政府和市场的桥梁、战略落地的工具、宏观调控的手段、政策扶持的渠道和引领市场的标杆,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好快与稳的关系,做到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金融企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文化在金融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要始终坚持将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把稳健审慎作为“铁律”,建立稳健的风险承担文化,摒弃急功近利的冒进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抱侥幸心理。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敬畏但不畏惧风险,对未知和不确定性保持稳健之态,妥善把握“量”与“质”“稳”与“进”两对关系,确保信贷规模合理增长,资产质量持续稳健。在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用力,反对激进和过度的风险承担,脚踏实地、依法经营、行稳致远。

四、把握好守与变的关系,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这是金融的动力。“守正”就是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正道和本源,将其作为根本宗旨。“创新”就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不断在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上推陈出新,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提高金融的适配性。

农商银行要始终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以“守本源、控风险、树品牌、优服务、提质效”为主线,把“守正创新”文化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各方面,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把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小微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把握好德与法的关系,做到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始终坚持“合规为先、风控为要、审慎稳健”的风险合规文化理念,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让尊崇法律、敬畏规则、依法合规经营成为全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是根本。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回归金融本源,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和出发点,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需求升级新情况,深耕“三农”领域,提升对“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培育新的增长点。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是重点。精准对接涉农市场主体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细分客户需求的特色“三农”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拓宽抵押、担保物种类,加强与保险公司、政府担保基金等多方合作,突破抵押担保难关,推出优惠利率,降低涉农市场主体融资成本。

科技支撑、服务转型是关键。注重整合、收集“三农”客户信息,通过模型化、标签化构建客户立体数据视图,由电脑完成客户行为分析、营销管理、风险管控等决策工作,提高产品推广、服务定制的精细化水平。加强线上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便捷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数字化产品。

强化内控、合规经营是底线。把合规稳健经营作为防范风险的核心,坚守各项监管政策及规章制度,做好回归银行经营“三性”、管理“三线”、贷款“三查”和内控“三分离”,持续推进内控体系和“三道防线”建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有效监控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的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