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思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五要五不”。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舒城农商银行坚持党管金融根本,将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开展党纪教育、推进中心工作以及落实巡视整改紧密结合,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要坚持党管金融这一根本,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党忠诚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形势下推进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农商银行必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支持党委政府工作,加快政策红利转化,展现地方银行担当。近年来,舒城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过构建特色党建品牌建设,以“金彩”党委党建引领“多彩”支部建设,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提升党建融合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队伍建设上,秉持“上下同欲者胜”的理念,围绕“六大纪律”,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选人用人标准,持续打造“忠专实”“勤正廉”的干部队伍。加大正风肃纪力度,深挖整治“四风”及违反“八规”典型问题,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为舒城农商银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此外,注重将人文关怀融入党建工作,引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建互促,倾听职工实际诉求,帮助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上的困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要围绕支农支小这一定位,用实际行动夯实农金立身之本。舒城农商银行坚守“为农、为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初心,从人员、产品、服务、共建等多方面入手,优化贷款增长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在守好乡村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城区资源。结合目标任务和自身实际,集中力量做好“五篇大文章”,建设好“六个银行”,切实肩负起党的农村金融服务使命。在推进政银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小银行+大平台”的体制优势,通过设立78家村部信e家,45个社保就近办服务点,选派中层骨干到县城关镇挂职金融副镇长等方式,加强与政府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平台建设,开立“三资”账户398个,提供融资18.84亿元。在产品创新方面,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全民授信”两大工程。目前已签约行政村394个,实现对县域内行政村、农户的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进金融“五进”活动,针对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市民等群体,组织员工走街串巷,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积极回应“民声呼应”。围绕当地现代化产业布局,全力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光电显示、农副产品深加工类小微企业汲取“金融养料”,蓄势“拔节生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千万工程”, 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在服务“三色舒城”建设上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要突出防范风险这一重点,用实际行动助推安全稳健运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农商银行必须打好风险防、化、治“组合拳”,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精准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筑牢全面风险防线、合规经营底线、资产质量生命线、廉洁自律高压线。近年来,舒城农商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精准把握“权与责、速与稳”的平衡点,主动适应金融监管要求,稳健经营、审慎决策,积极适应银行转型发展形势,强化一道、二道防线履职,努力走在风险前面。做好内部审计、内控评价、巡查督导等发现问题集成整改,以合规创造价值。严格财务预算管理,降低风险减值损失,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同时,深刻认识“一切风险的背后都是人的风险”,重点抓好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价值观教育。积极稳妥防控与系统性风险密切相关的房地产、地方债等重点领域风险,流动性等指标远超监管,风险承受力稳健。通过组织技能比赛、明晰问题“红线”等措施,切实减少操作风险。结合智能评级、人工审核与科技风控,“精准拆弹”科技类、洗钱类风险,保障系统安全与社会稳定。提升舆情监测与应对能力,确保品牌形象正面。严打违法违规,营造“零容忍”金融环境。同时,加强“总部效能”建设,提高前中后台协同效应与服务效能。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擦亮“舒跃金融”品牌,并将其中所含深意寓学习、寓工作、寓服务、寓管理之中。
截至8月末,舒城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26.31亿元,较年初净增25.67亿元;涉农小微贷款余额212.97亿元,较年初净增17.2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