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涡阳农商银行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注重源头治理、推动多元共治、创新调解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对地方金融机构基层运行管理工作开展新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从党建引领发力。今年以来,涡阳农商银行以党建领事汇聚民心,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党委书记、各支部书记将党建工作与运管工作紧密结合,确保运管工作的正确方向。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运管工作。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每月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共建活动,与地方单位、企业、学校开展支部共建,持续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交流,开展“共上党课”“政银企对接”“反假币进校园”“适老化现金服务专项宣传”等多项惠企利民活动。
从源头治理发力。涡阳农商银行通过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制定风险应对预案等方式,提高运管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运行管理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促进跨部门、跨岗位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应对风险;提升预警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实时监测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此外,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责任人、资源调配等,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持续优化预警指标体系,随着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预警指标体系,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探索建立差异化的预警机制,依据辖区的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竞争等因素差异,该行在区域范围内,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例如,对于信用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信贷差异化授权,加强基层支行信贷营销的自主性;而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乡镇,则更侧重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各地的实际情况,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从多元共治发力。涡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运行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与其他部门、外部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运管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联合检查等方式,提高运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奖惩落实。今年以来,始终坚持高频率的现场与非现场检查,保持对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建立运营管理检查责任制度,加强了柜面业务在线监控,利用风险提示、电话督查、预警督办、重大风险预警现场核查、运行通报等途径,突出重点业务、时段、环节、人员、机构监管,提高运营风险管控能力,为全行业务经营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基础。加强外部沟通,实现政银共建。为深化“政银”融合应用,全面提升县域内群众办理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体验感,该行积极与县数据资源局对接,对网点布放的智能柜员机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事项,目前上线的政务功能涵盖了健康医疗、社会保障、公积金、房产权证、交通驾驶、职业资格、民政服务、文化宣传等8大类47项,通过丰富银行服务场景,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理,打造“全链条”政务服务环境。截至10月底,已累计政务服务查询25.65万笔,便利了广大群众的政务服务需求,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事”,打通“金融+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创新调解发力。在处理运管工作中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投诉时,涡阳农商银行以六尺巷的“和”字精神为依托,采取调解等多种方式化解矛盾。通过耐心倾听消费者诉求、释法明理、实地劝导等方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今年以来,持续开展“不满意、找行长”落实消保服务为民专项活动。董事长、行长、网点负责人亲自坐镇,直接接听客户电话、直接回复微信消息、直接倾听客户诉求、现场解决问题。同时,在各网点显著位置公布行长联系方式和微信,通过多项举措有效打破传统银行服务的壁垒,使客户能够直接与高层沟通,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按照投诉的性质类别、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将占纠纷总量60%的一般矛盾化解在网点,30%的重大矛盾化解在各业务条线部门,10%的疑难复杂矛盾化解在总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构建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调处化解新格局,确保所有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
从宣传教育发力。今年以来,涡阳农商银行将“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理念融入运管工作的宣传教育中,通过举办讲座、制作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员工对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通过拍摄视频、媒体采访、宣传海报等,向社会公众介绍该行的运营管理工作和成果,积极参加各类金融展览会和活动,展示该行的优势和特色。
从制度建设发力。结合运管工作的实际情况,涡阳农商银行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运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运管工作,提高运管工作的整体水平。整合流程,建设完善内控制度体系。根据柜面业务开展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制度,同时根据检查及事后监督及时了解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对相关制度未能覆盖的业务盲点进行归纳梳理,修订、完善和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岗位制度和操作规定;加强对业务流程关键点的控制。提升后台运营控制力度,完善流程管理、系统控制、视频监控和现场监督等多种内部控制手段的配合使用,依靠科技支撑,减少现场检查,加强非现场检查,建立切实有效、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全面从传统事后现场检查向事前辅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转变;完善基础业务管理。加强高风险业务交易流程控制,对助农取款等代办业务、大额资金交易、账户变更、存单(折)挂失等高风险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授权人员必须严格审核。健全对业务印章、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建立领用、交接、作废、销毁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陈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