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黄山太平农村商业银行
太平农商银行焦村支行:筑牢反电诈防线 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来源:胡明辉 2024-12-09 11:15:08 责编:方欢 胡明兵 李晓磊

2024年以来,黄山太平农商银行焦村支行多措并举,积极筑牢反电诈防线。目前,该行共核实并处理了断卡类预警交易90余次,发现并处置了2户客户异常交易, 减少客户资金损失5万余元,并得到了当地公安部门的表扬。

强化内部培训,打造反诈能力过硬的反诈队伍 

焦村支行充分利用晨会、工作例会等时间,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总行关于电信诈骗整治工作的制度文件要求,剖析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最新的诈骗手段和案情动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规范柜员的日常业务操作,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诈骗信息识别能力,为打造一支能力过硬、工作高效的反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严把柜面关口,守护客户资金安全

柜面是银行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窗口,也是防范电信诈骗的第一道防线。焦村支行通过细化柜面流程、严格执行业务规定,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前台柜员在办理开户、汇款、手机银行及账户提额等业务时,始终坚持多问、多看、多核对的原则,向每一位客户做好防范电信诈骗的提示工作,特别是在遇到老年人向异地汇款时,柜员更是做到重点提醒,面对面讲解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段和防范措施,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同时,支行还重点关注异地卡取现和转账审查工作,通过“多问”并结合对取现或转账账户的流水分析,防范涉案资金的转移和藏匿。2024年通过柜面审核,拒绝了1笔异地人员异常大额转账业务 。

深化警村银合作,共筑反诈坚固防线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监管部门、银行、公安以及当地村委会等多方力量的密切协作。在日常工作中,焦村支行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在可疑、预警账户的排查过程中,经常向派出所以及村委发出协助请求,借助他们的力量获取客户身份信息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提高了对涉案、预警客户尽职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完善账户管理,强化异常交易分析

完善银行账户管理是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的首要环节,焦村支行从客户准入前的身份尽职调查到建立业务关系后的日常资金监测,加强客户开立账户准入审核,从源头把好关,特别是对持外地户籍身份证件的人员,通过参保信息、所在工作单位及当地村委等多渠道核实客户身份的真实性,预防诈骗分子欺骗开立账户。同时,依托反洗钱、风险预警等系统,强化存量账户的异常交易分析工作,通过电话回访、所在村委了解、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和企查查等大数据平台开展身份背景二次调查,进一步做好客户存续期间的尽职调查工作。

丰富宣传形式,织密反诈宣传网络

作为黄山区乡镇银行网点,服务的客户群体中的老年及低文化群体占比较大。而这部分群体由于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针对这一现状,焦村支行发挥营业网点宣传反诈知识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视频、摆放宣传册页、设置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中老年朋友普及诈骗警示案例、银行卡账户使用知识等内容,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耐心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方法和措施,提醒他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牢记“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要及时报案”的“三不一要”原则,有效提升了公众对诈骗活动的防范能力。另外,结合日常其他宣传工作安排,在商业街、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专门开展集中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宽受众群体,增强宣传效果。胡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