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经济前瞻论坛2024年会·2024农村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界首农商银行申报的《农商银行如何有效开展科技金融服务——以界首农商银行为例》案例,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复核后,入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走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科技篇优秀案例,并入编《2024年中国农村金融年鉴》。
案例简介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将“科技金融”摆在了首位。农商行以服务“三农”为主责主业,同样可以做大科技金融的“蛋糕”,尤其是在支持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大有作为。界首农商银行扎根科技创新的沃土,沿着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指引,加大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力度,作出了新的实践,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优化“产品库”,为科技金融“扩容”
创新科创产品。积极对接争取,与当地市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推出“人才贷”产品,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该产品无需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度可根据人才等级及数量叠加,多种还款方式可选。同时建立“人才贷”风险补偿机制、利息补贴机制,着力提高科技型企业的获贷率、首贷率及信用贷款占比。
拓展融资渠道。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为“轻资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强化应收账款确权,进一步发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依托安徽省生宸源材料科技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企业良好信誉度,采用应收账款质押方式,为其上游供应商发放贷款,解决了企业融资无抵押、无担保的难题,实现界首市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零突破,有效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供应商资金需求,解决了采购资金难题。
(二)优化“硬实力”,为科技金融“增效”
完善特色机构体系。在科技资源聚集的界首高新区成立科技支行并给予贷款审批权限,打造高效、全能的金融服务网点,填补高新区金融服务空白,切实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涵盖科技型、循环经济、战略新兴等新质生产力企业。
开展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科技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在各类活动方案及考核办法中添加奖励机制,印发“界首农商银行科技金融特色机构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提升目标和新增培育计划,推动科技金融特色机构提质扩面增效。
落实金融顾问制度。成立以19名客户经理为核心的金融顾问团队,按月主动深入企业,重点走访新质生产力企业,宣讲金融政策、金融产品,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符合企业特点的融资建议和服务,拟定具体措施并推动落实,确保服务范围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三)优化“工具箱”,为科技金融“提质”
建立科创企业清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全面对照各级推介的科创企业“名单”,建立对接科创企业“清单”,通过税融通、小微创业贷、人才贷等多种产品支持“清单”内企业,根据属地原则兼顾科技特色机构考核要求,逐户分配对接网点,确保科技金融服务全覆盖。
善用货币政策工具,聚焦“共同成长计划”。加强政银企联动合作,助力将界首高新区打造成推广“共同成长计划”和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典型示范区。聚焦企业成长壮大发展不同阶段,大力推荐“共同成长计划”,与企业共谋发展。与科创企业签约“共同成长计划”协议,积极传导货币政策,通过“再贷款+共同成长计划”“再贷款+人才贷”等业务模式,促进金融资源直达科技型中小企业。
加强政银企合作,用活风险保障机制。2020年始,界首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省科担界首分公司,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界首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与省科担界首分公司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研发“科易贷”贷款产品,“放开手脚”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王绍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