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粒黄澄澄的小麦,经过筛选、打磨、精制等工艺,变身为石磨面粉,身价大增。”近日,在蒙城县板桥集镇大苑村安徽忆面之初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石磨缓缓转动,小麦正被研磨成细腻的面粉。与传统面粉加工不同,这里全部采用石磨研磨,保留了小麦的原始营养和香气,也让小小的麦粒焕发出新的生机。
板桥集镇是传统的小麦种植区,过去农民多以出售原粮为主,收益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4年,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安徽忆面之初食品有限公司引进了新型石磨磨粉机,并在种植基地建立了石磨面粉加工车间。然而,项目的启动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蒙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经过实地调研和评估,认为石磨面粉项目前景广阔,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小麦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遂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了160万元的“金农企e贷”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引进了新型石磨磨粉机,并建立了现代化的加工车间。
“要不是蒙城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的石磨面粉项目可能就搁浅了。”公司负责人苏经理感激地说,“石磨面粉不仅保留了小麦的胚芽和麸皮,还最大程度地锁住了营养成分,口感也更加细腻。目前,我们生产的两款石磨面粉产品已经上市,一款是普通家用面粉,另一款是高筋面粉,专门用于制作面点和烘焙产品。”
石磨面粉的推出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产品还销往周边地区,逐渐打响了板桥集镇石磨面粉的地方品牌。苏经理算了一笔账:“以前卖原粮,一亩地收入也就1000多元,现在通过深加工,一亩地的小麦可以产出价值3000多元的石磨面粉,效益翻了好几倍。”
石磨面粉的成功不仅让企业受益,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小麦,既保证了原料品质,又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大苑村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以前种小麦就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订单种植,收入稳定了,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近年来,蒙城农商银行始终把支持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使命,通过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4年末,蒙城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54.2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7亿元,同比增长10.4亿元,同比增速7.27%。下一步,蒙城农商银行将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强化涉农金融需求对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金融纾困政策,为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张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