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年伊始,老乡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
作为老乡鸡创始人的束从轩,却四处忙着探店品美食,并经常发到自媒体平台“炫耀”,“美食哪里找,老束带你扫”,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令人称羡。养了40年的鸡、熬了20年的汤,如今的束从轩可谓功成身退。
从肥西县一个农村养鸡场,到拥有千家门店、年营业额超50亿元的中式快餐第一品牌,回顾束从轩的创业经历,除了自身努力等因素外,也正如他所说,“我们取得成绩的背后有老朋友的关心支持,像肥西农商银行几十年的老朋友。”
2000元不是小数目
1982年,从部队复员回到肥西老家的束从轩,在一片质疑声中,开始了养鸡生涯。
一部由老乡鸡拍摄的名为《小马穿越记》的短剧中,再现了束从轩开始养鸡时老乡们的评价。“那侠们,浮得很,到处乱借钱,当兵回来,好好的分配工作不干,喂什么老母鸡,结婚钱都糟蹋了。”
虽然是带有戏谑成份的剧情还原,但一定程度也反映了束从轩当时的尴尬处境。
随着鸡的数量逐渐增加,束从轩对资金需求的胃口越来越大,亲朋不看好他养鸡,他想借钱十分困难。
“就在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贷款业务,肥西信用社给我贷款了20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束从轩回忆说,正是在这笔钱的加持下,他的养鸡事业得以继续,从此也与肥西信用社(现在的肥西农商银行)建立起了40多年的合作关系。
拿着父母给的结婚钱,加上数目可观的银行贷款,有了这两笔启动资金,束从轩一门心思养鸡,用了短短数年时间,成为合肥地区规模最大的养殖户。
再援手助成功跨界
束从轩不甘心做一辈子养殖户,一番考察学习后,他决心从养殖业跨界到中式快餐行业,餐品主打老母鸡汤及鸡类菜品为核心的家常菜。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熬出一碗满意的鸡汤,束从轩每天杀两只鸡,尝试了各种配方。取店名也让他颇费一番功夫。“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这句话在合肥地区流传甚广,束从轩灵机一动,干脆用肥西老母鸡做店名,既有知名度,又接地气。
2003年,束从轩在合肥市舒城路上开了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店,推出肥西老母鸡汤等特色菜品。肥西县小庙信用社提供50万元贷款支持,帮助束从轩解决了资金难题,实现了他从养鸡到开店的华丽转身。
束从轩一开始认为,参照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肥西老母鸡快餐店能在合肥市开10家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开业后规模越做越大,2011年门店开到上百家,2012年更名为老乡鸡,为进军全国市场做准备。
2亿元贷款紧急驰援
老乡鸡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疫情初期,遇到不小压力,但束从轩的一番强力操作,让老乡鸡化危为机,既获得了曝光,也赢得了口碑。
2020年2月8日,一则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的短视频冲上热搜。视频中,束从轩称此次疫情老乡鸡“保守估计损失5个亿”,为此员工联名要求不拿工资,但被他当场撕掉了联名信,并表示“哪怕是卖车子、卖房子,也要千方百计地确保你们有饭吃、有班上”。
这则视频让消费者看到了老乡鸡的担当,俘获了众多网友的赞赏。“硬核”老板束从轩的底气何来?其中少不了老朋友的帮忙。
视频发出后,肥西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授信,分别于2月12日和13日累计向老乡鸡发放贷款2亿元,同时给予利率优惠,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缓解了老乡鸡短期流动性资金紧张。
束从轩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资金到账后,“第一是发工资,主要是发工资。”
四十载相伴成长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老乡鸡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家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店迅速崛起为中式快餐领域的领跑者。
2016年,老乡鸡入驻南京、武汉,开始布局全国。2021年,达到千店。2023年,老乡鸡喊出万店目标的口号。
门店的增加也带动了营收。据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老乡鸡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46.7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及3.67亿元。主打这碗鸡汤,过去3年老乡鸡净赚超过10亿元。
在此期间,原肥西县联社也改制成为肥西农商银行,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法人银行,多年来累计为老乡鸡授信资金3.7亿元,并提供资金结算、工资代发、企业理财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
2024年,双方合作更是达到了新高度。安徽省农信社携肥西农商银行与老乡鸡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代理结算、联合营销、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努力打造银企合作新典范。
四十年风雨相随、相伴成长,束从轩感慨万千:“可以说在老乡鸡发展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农商银行陪我们一起走过的!”(白云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