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舒城农村商业银行
舒城农商银行:做“半边天”的金融后盾
来源:周怡 2025-02-25 09:18:19 责编:方欢 胡明兵 李晓磊

舒城县,一个被长江水系滋润的地方,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林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林苗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一批新农人返乡创业,冯阿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舒城县绿恒农林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冯阿平主动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舒城庐镇投资发展林业产业。通过八年的努力,她成功流转承包了荒山近千亩,建立了油茶山核桃、高山生态茶园等经济林,昔日的荒山焕发勃勃生机。

“你看这片林子,现在长得多好!”冯阿平站在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上,感慨万分。林业产业,特别是苗木种植和培育,需要的时间周期长,见效慢。如今,公司的经济林已进入初产期,而苗木和硬阔用材林还处在幼林期,持续抚育、采收与加工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推广与销售,每一项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保证小微企业‘资金不断链’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舒城农商银行万佛湖支行客户经理说。在了解到绿恒农林有限公司的困境后,舒城农商银行迅速行动,为冯阿平发放了200万元的贷款。

“有了这200万元的流动资金,我就可以多购一些林苗,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冯阿平兴奋地谈着下一步打算。  

冯阿平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还通过产业帮扶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收。她优先选聘当地农户担任生态护林员,为其提供劳务收入,让他们共享生态红利。同时,她还充分利用公司资源,开发原生态、无污染的土特产品,通过电商卖向全国各地。

如今,冯阿平的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售网络、产品购销渠道稳定。她也因此荣获了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六安市“巾帼创业之星”和“巾帼建功标兵”、舒城县“优秀产业带头人”和“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

为了让女性创业的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舒城农商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资金倾斜力度。通过“全民授信”解决其融资需求,让有志于创业的女性不再因资金短缺而束缚手脚。推出“普信贷”等系列产品缓解了女性创业者在担保方面可能的压力,降低了融资门槛。

在改制十周年的行庆之际,舒城农商银行更是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十载丰收•舒跃拾光贷”,其利率低至2.8%,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更为优惠的融资条件,助力她们在创业路上轻装前行。

此外,该行还特别为妇女同胞开通了绿色通道,提供了一系列贴心服务。通过政策宣讲,让女性创业者及时了解并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上门服务,将金融服务送到女性创业者的家门口;通过承销助农产品,帮助女性创业者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来源。

在山七镇这片热土上,张志菊如同一朵顽强的花朵,在风雨中茁壮一路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这背后,离不开舒城农商银行的一路相伴与扶持。

回忆起初创时的艰辛,张志菊感慨万分:“2017年,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是舒城农商银行山七支行给我办理了3万元扶贫贷款,让我有了启动资金,买下了6头猪,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凭借着勤奋和自学,张志菊的养殖场逐渐壮大,黑毛猪、山羊、鸡、鸭等应有尽有。2018年,她还清了贷款,并成立了舒城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电商平台开起了小店。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资金问题再次摆在了张志菊的面前。就在这时,舒城农商银行推出了“整村授信”服务模式。张志菊回忆道:“当时,我顺利获得了20万元授信额度,这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

2020年,疫情暴发,合作社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张志菊忧心忡忡:“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然而,舒城农商银行再次伸出了援手,将她的20万元贷款转为30万元“灾贫贷”,并享受政府贴息政策。随后的日子,“灾贫贷”升级成“个人经营性贷款”,成为了张志菊手中开拓新天地的“储备金”。

时间转眼到了2024年11月,舒城农商银行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舒城监管支局联合开展的“金融知识老区行”活动再次走进了志菊合作社。活动小组成员与张志菊亲切交谈,为她讲解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舒城农商银行也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消费帮扶等定制化服务方案。这一系列贴心举措,让张志菊感受到了金融的温暖和力量。

截至目前,舒城农商银行累计向1699户女性客户发放贷款2.33亿元,成为了当地女性创业者坚实的金融后盾。( 周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