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农信文苑
金桂花开
来源:许权胜 2025-03-20 12:18:30 责编:方欢 胡明兵 李晓磊

当桂花香味幽然铺满大院时,人们往往会循香识树,在大院狭促的角落处,有一株桂花树,它瘦削的腰身托着长长的枝干,有时清风徐来便香飘万家。

就是这株顽强生存的桂树,提起它使我想起它那命途多舛的命运,记得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次邂逅,我从一个花苗贩子身边路过,那时我懵懂少年刚到信用社(现在改名农商银行)上班,单位分的一间小房子里空荡荡的,总觉得缺些东西点缀一下,于是,对花木一窍不通的我买下这株以为可盆栽的花木。

在我的想象中它应该能在家中开花结果,可三年的等待,却发现它越来越瘦,就连树梢上的叶子也越来越稀少凋落得所剩无几。镇上有个懂得点花草的朋友来看花盆里栽的是个什么“人物”时,笑我“耽误”人家青春,说此花“非盆中之物”,经他指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我小时候祖母常指着月亮对我说的月中桂子,但之前只听过其名未见过其真身,那个时候农村很少有桂树的,朋友说它只有生长在肥厚的土地上,才能充分吸取养分健康生发。而我当时不懂顺天应时的桂树本性,弄得它蓬首垢面奄奄一息。

知道错了,我当即决定还它自由给它空间,可猛然想起,单位里除了房屋就是藕塘、并无一块有可供它落地生根的土地,那么把它栽到单位临街的公路旁吧,一想到狭窄的路边那些栽下的风景树被一些顽皮的孩子斩首断腰,有时茶杯粗细的树木被车辆剐蹭而不能幸免,以至于公路边竟然没有一棵风景树。再想这个粗细与筷子差不多的桂树若被哪个熊孩子看中,还不要上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幸亏当时屋后檐下还有个小水缸,我把水缸底砸了个小洞防止积水,缸里装满泥土,想着只能这样了,先保这桂树命要紧。

又过了好多年风风雨雨,我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要不是单位96年要翻建房子,经建筑工人的提醒才发现水缸里还倔强地活着的桂花树时,还以为它早就自生自灭了,望着“桂坚强”瘦骨嶙峋却长高了的身影,我赶紧叫工人把它挪到工棚旁悉心照看,面对建筑工人疑惑的眼神,我解释这棵桂树来历,觉得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一年多的基建工作终于完成,信用社大院的水塘不见了,还多出一块小小的院落,不用嘱咐,工人们就知道要在院角里多留出一块不浇混凝土的土地,以便安置那棵艰难求生的“桂树”,就这样它终于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无限制生长的领土。

长期在屋檐下的环境,使得树严重弯曲畸形,可能是努力寻找阳光想获得雨露所致。我又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帮它矫正身材,用木棍固定它那扭曲的身体,捆紧拉直,还整理了蓬乱的枝条,终于,经我的一番精心打理,它腰板渐渐直起来,模样也越来越俊俏。

我静静地等待我的桂树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想着现在终于可以等待中秋节享受醉人花香了,像古人那样在桂树下遥想着: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那份遐思即使存在想象中也着实让人欢喜。

可令人尴尬的是年年期望、年年失望,周围人都戏称我弄了棵“公桂花树”,因为它从来就没有开花“怒放”过一回,同事们甚至吵着要铲除它重栽别的风景树;我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央求人们再给它一次重新做树机会,并承诺如果再不开花我就亲自动手清理门户。 

也许被我至诚所感,桂树终于在公元2011年的中秋第一次给足了面子,开花了,金色的桂花人见人爱,都夸香气纯正,慕名而来折一枝拿回去增添家中品味,有的人还摘点花泡茶,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看到桂树的用途不止于欣赏,还有多种其他用途,欣喜之余,感同身受。觉得它很像我们农商银行,身居乡镇,顽强生存,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求生存,最终还能香气袭人惠及大众,这个不正是我们农村商业银行的真实写照吗?(许权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