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东与爷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徐淙祥在田地查看小麦苗情
“当前正赶上小麦拔节,是施肥的最佳时期,农商行100万元贷款解决了购买农药化肥的资金短缺问题,真帮了大忙。”近日,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副会长徐旭东如是说。徐旭东的爷爷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徐淙祥,从小他就跟着爷爷、父亲在田地里成长,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2018年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其他同学在城市里找工作,回到农村与爷爷、父亲一起干起了农业,成为一名“新农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8年来,徐旭东和科研团队致力于种子的改良和推广,“皖垦麦22”等多个小麦品种平均亩产突破了800公斤,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先后荣获2022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带状复合种植)“金豆王”称号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阜阳好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春耕备耕不误农时,为了保障春耕备耕金融需求,太和农商银行制定了专项贷款投放计划,下发了50亩以上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个清单,108名农村客户经理逐村逐户全覆盖走访,“一对一”金融服务,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春耕备耕类贷款2.35亿元,其中“兴农e贷”204户5700多万元、“农e贷”360户4100多万元,“兴农e贷”“农e贷”贷款余额突破8亿元,达到8.27亿元,用“真金白银”施足金融“底肥”,大力“贷”动春耕备耕,为多种粮、种好粮打下坚实基础,为夏粮丰收和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坚实的金融力量。(岳东风 姜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