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农信文苑
深耕乡土传文脉,普惠万家润民生
来源:丁伯强 2025-05-07 18:23:29 责编:方欢 许梦源 李晓磊

avatar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则是这血脉中流淌的精神力量。对于怀宁农商银行雷埠支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实践例子,它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系深深植入偏远乡镇的肌理。那一个个质朴而温暖的服务故事,诠释着金融为民的深刻内涵,让金融文化的种子在山野间绽放出璀璨光芒。

码声里的烟火人间

“安徽农金收款,8元!”清脆的收款码播报声成为了乡村小店的独特音符,曾经,这里的商户们面临着收款不便、资金流转效率低的困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雷埠支行积极推广收款码业务,为商户们送上了收款码播报器。如今,无论是卖山货的农户,还是开小卖部的店主,收款码播报器成了经营的“好帮手”。我们定期回访商户,巡检播报器质量,确保每一笔交易都精准无误。小小的播报声,传递的是金融服务的温度,更彰显了我们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决心,这正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服务人民、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体现。

零钱里的贴心守护

在日常经营中,商家经常会收到破损零钱,这些零钱既影响资金周转,又难以处理。为此雷埠支行主动为商家提供破损零钱兑换服务,安排专人清点、整理破损零钱,及时为商家兑换新钞。工作人员在给破损零钱换新颜的同时还向商户普及人民币防伪知识,提高爱护人民币的意识。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却实实在在解决了商户的“急难愁盼”,它让我们明白,金融服务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客户的体验,都体现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注重细节、服务客户的文化精髓。

轮椅前的暖心服务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郝山村郝大爷的老伴紧紧握住支行员工的手,眼眶湿润。郝大爷的银行卡密码遗忘,因瘫痪在床无法前往网点办理,雷埠支行得知后,工作人员携带移动设备,不辞辛劳地上门服务。在老人家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核实身份信息,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密码挂失和重置业务,确保老人的资金安全。这样的场景在雷埠支行屡见不鲜,这看似平凡的举动,却饱含着对老人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暖与贴心。我们始终牢记“金融服务不能有盲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传递关爱,诠释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

贷款里的希望田野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雷埠支行的脱贫小额贷款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雷埠乡的希望田野。种植户李大叔想要扩大草莓园种植规模,却因缺乏启动资金望而却步。雷埠支行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办理了脱贫小额贷款,有了资金支持,产量大幅提高,产品畅销市场,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这样的故事在雷埠乡比比皆是,我们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对接农户和小微企业需求,简化审批流程,让资金快速直达生产一线。

从收款码的清脆播报,到助农贷款的希望田野,从上门服务的暖心场景,再到零钱兑换的贴心守护,每一项便民措施落地时,都能听见文化生根的声音。(丁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