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阳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合规经营”与“权益保护”双轮驱动,通过完善机制、强化教育、优化服务等多维度举措,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经营管理全流程,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消保工作格局。
完善制度体系,筑牢消保“根基”
该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章程及发展战略,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的消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凤阳农商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制度》《凤阳农商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各部门消保职责边界,形成“一把手牵头、全流程覆盖、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消保考核评价体系,将消保工作纳入各网点、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消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责可追。
深化教育宣传,提升消保“温度”
该行聚焦不同客群需求,常态化开展多元化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线上宣传“广覆盖”: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员工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推送防诈骗、反洗钱、征信保护等图文及短视频,2025年以来累计发布消保内容20余篇,覆盖用户超5万人次。线下活动“接地气”:依托41家营业网点设立“消保驿站”,创建“长春花”老年人支付特色银行网点,树立行业标杆,全面优化适老化服务设施,设置“便捷窗口”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同时配备齐全的适老化设备,如:轮椅、老花镜、制作大字版《老年人支付服务手册》等;组织员工走进社区、乡村、校园,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守住‘钱袋子’”等主题宣传活动,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现场宣讲7场,发放资料5万余份。特殊群体“精准化”:针对老年客户、新市民等群体,推出“适老化服务专区”和“新市民金融课堂”,通过一对一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其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
优化服务流程,畅通维权“渠道”
该行以“客户满意”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体验与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在网点显著位置公示投诉电话、邮箱,张贴投诉流程图,开通线上投诉入口,实现“线下+线上”全渠道受理客户诉求,确保投诉响应“零延迟”。提升处理效率:建立投诉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针对复杂投诉成立专项小组跟进处理,截至4月底客户投诉办结率达100%。强化源头治理:定期分析投诉热点问题,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和流程优化,从源头减少消费纠纷,推动消保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聚焦重点领域,守护金融“安全”
针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非法中介等高频风险,凤阳农商银行强化账户管理与监测预警。严把开户关口:落实“断卡行动”要求,严格审核客户身份及开户用途,对新开账户做二次核验,真正实现严谨开户,谨慎用户。 联动社会治理:该行与当地公安、社区建立“反诈联动机制”,横向搭建市、县警银联动微信群、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例会、建立涉案账户联合台账;纵向贯通“预警信息共享-潜在受害人劝阻-账户风险共治”三大通道,定期分享典型案例,联合开展反诈宣传,形成“全民防诈”社会合力,2025年一季度累计向凤阳县反诈中心推送可疑账户线索7条,协助冻结涉案账户17个。
践行社会责任,彰显金融“担当”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凤阳农商银行积极将消保工作与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整村授信”“‘金融村官’驻点”等模式,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同时嵌入消保知识宣传,推动金融服务与权益保护“双下沉”。
下一步,凤阳农商银行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消费者权益保护贯穿于产品宣传、服务提供、风险管控全过程,以更扎实的举措、更温暖的服务,守护好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为营造安全、公平、透明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力量。(张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