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霍山农村商业银行
一片芽到一条链 霍山黄芽背后的“金融三部曲”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白云磊 许梦源 侯剑 通讯员 张超 陈昊 2025-05-16 10:32:28 责编:方欢 许梦源 白云磊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白云磊 许梦源 侯剑 通讯员 张超 陈昊 

今天,2025安徽茶博会在合肥启幕,霍山黄芽设立展区,并将进行品牌推介。在霍山黄芽主产区,从茶农指尖的第一片嫩芽,到直播间里翻飞的茶经互动,再到民宿客房内游客杯中的一抹澄黄,这片绿叶蜕变的背后,有一本地方金融与茶产业共生共长的“金融账”——霍山农商银行携手茶农、茶企用匠心孵化出一杯香气浓郁、历久弥新的地方名茶。

从小作坊到省示范社

金融破局,培育合作社

时令已到立夏,蜿蜒的山间公路、鳞次栉比的茶山上,偶尔能看到稀疏的茶农身影,霍山黄芽采摘期已近尾声。

“茶季时间短,每天购买鲜叶需要大量现金,今年农商行给我贷了180万元,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傍晚时分,在霍山县大化坪镇青枫岭村一家茶叶加工厂,程昊斓指挥着工人加工刚收来的鲜叶,经过杀青、焖黄等程序制成毛茶后,再送往另一处进行精细化处理。

好山好水出好茶。大化坪镇海拔500至1700米,是霍山黄芽的核心产区,茶园面积3万多亩,90%以上农户从事茶叶种植,茶农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

“我们家世代种茶产茶,从我父亲那一代起,就与那时还叫信用社的农商银行有合作,当时贷款只有2、3万,资金需求量不大。”接手自家茶山之后,程昊斓觉得,小作坊式生产既不利于提升品牌附加值,也无法实现规模化效益。

2012年,程昊斓联合志同道合的茶农,共同成立霍山县昊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之路。

但茶叶生产加工对现金流的需求比较大,茶农又普遍缺少抵押担保,资金成为了“拦路虎”。在这个关键节点,霍山农商银行及时发放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利用这笔钱,我们完成了商标认证,升级改造了茶厂,购买了先进设备,为我们的创业之路扫清了障碍。”

近年来,霍山农商银行围绕茶叶采摘期旺盛的资金需求,早谋划、早部署,加大走访力度,提前为茶农、茶企备足生产资金。大化坪支行行长余海军介绍,茶季开始前,就已经逐一摸排问需,对有资金需求的客户上门办手续,让他们在茶季到时安心生产。

截至2025年3月末,霍山农商银行黄芽产业贷款余额1.69亿元,支持企业茶企10户、茶农475户;直接带动黄芽茶产业年产值增长5.7亿元,支持新建标准化茶园1.2万亩。

从合作伊始的几万元小额信贷、到关键时刻的50万元授信,再到如今近200万元贷款,在霍山农商银行的“贷”动下,程昊斓一门心思发展生产,坚持用传统工艺管理茶园、制茶炒茶,为客户量身定制手工制茶,用口碑和信誉赢得了八方来客。“现在绝大多数都是老客户,有的甚至不远千里赶来品茶买茶。”

与此同时,程昊斓发起的合作社不断壮大,目前自有茶叶基地200余亩,吸纳社员300余人,年销售额500万元,带动当地300余户农民增收,该合作社也成为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擦亮了霍山黄芽“金字招牌”。

从龙头企业到上下游

业务创新,夯实产业链

茶产业是霍山县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一套完备的产业链,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收益。2024年该县茶叶总产量达1.27万吨,综合产值48.1亿元。

围绕茶产业全链条,霍山农商银行响应监管部门“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号召,从对单一主体授信,到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金融支持方式正悄然发生转变。

衡山镇迎驾大道西路,一家名为霍山县永宏茶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茶香四溢,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农商银行给我办了200万元贷款,3年内随用随还,手机上放还款,利率还很优惠。”对这笔新授信,负责人刘永红甚是满意。

刘永红原是一名骑车收茶的小商贩,一步步成长为地方茶企代表,其公司连续三年主营收入超过1700万元,是当地茶业龙头企业。

霍山农商银行按照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市场逻辑,与茶叶龙头企业签署“贷款合同+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为签约企业提供稳定融资支持,其链上成员可享受与龙头示范企业同等利率优惠及各类金融服务,努力打造“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条链条、富裕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

诸佛庵支行行长王晶介绍道,在为永宏茶业授信的同时,根据提供的业务清单、订单情况及交易数据,顺藤摸瓜为产业链上11户成员合计授信500万元,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增收增产。

“资金结算提供收款码和现金,还款有压力可以无还本续贷,现在又给我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授信,农商银行的服务越来越周到了。”刘永红赞叹道。

针对茶产业链各环节特点,霍山农商银行制定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实现了全链条精准服务。

种植加工环节,大力推广“鲜叶贷”“兴农e贷”“茶e贷”等多款金融产品,解决茶农、茶企抵押物不足的痛点,支持收购鲜叶、引进设备、扩建厂房等。

收购环节,主动上门为茶商、加工企业配备“零钱包”,推广聚合支付产品“金农信e付”,茶季期间延长网点营业时间,满足茶叶收购环节资金结算需求。

销售环节,推荐优质茶企入驻“信e生活”平台,充分发挥安徽农信客群覆盖优势,帮助链上成员打响品牌,同时引荐龙头企业加入“霍货有名”地方电商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拓宽产品销路。 

从电商直播到茶旅融合

拓展服务,呵护新业态

套用《大话西游》里一句经典台词发问,茶叶加旅游有没有搞头?程浩会用近10年的摸索经历给你一个响亮的答复。

今年五一假期,磨子潭镇宋家河村迎来一波客流高峰。来这里的游客既能欣赏茶山云海美景,也顺便体验“从茶园到茶杯”的制茶之旅。

过去闭塞的小山村迎来蝶变,始于环大别山国家级风景道全线贯通和美丽乡村建设。

1989年生人的程浩抓住机遇,接管了自家的茶产业,带领一帮年轻团队,打造茶旅融合新项目,开发鑫茗雨茶文化体验园,打造霍山黄茶体验馆,并与宋家河村共同出资,打造古村民俗馆、古村茶宿、峡谷漂流等多种业态,实现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五一期间,程浩的14间民宿全部满房,接待能力亟待提升。霍山农商银行跟进需求,发放300万元贷款,支持民宿装修和改扩建。

“茶旅产业是重资产投入,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灵活度要求高,离不开金融支持。”程浩表示,以前农商银行办理的是“鲜叶贷”,专门支持茶叶生产,现在发放的综合授信,既可用于收茶,也能投入茶旅融合项目。

如果说,茶旅融合让古茶树焕发了新生机,那么电商直播则为霍山黄芽等本土茶叶销售开辟了新战线。

“家人们看过来!这款小包装茶叶,鲜醇干爽、带有熟板栗甜香……”在霍山汉唐清茗茶叶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正推荐一款新品,左下方的下单数据不断上翻,展示着销售情况的火热。

“直播间每天的销售大约在1万元,粉丝固定在万人左右,回头客很多。”90后主播郭晨惜表示,直播业务是公司去年开始的新尝试,目前已经做到相关类目的头部,还将在更多平台开号开播。

作为汉唐清茗品牌的创始人,程俊生认为,直播这一形式给了他这位近40年制茶经验的“老茶人”许多新感受:“不久前,我在直播间看到一条长达700字的评论,评论很专业中肯,让我感受到数十年对茶叶品质的坚守,通过新的渠道获得了认可。”

根据直播间后台数据,茶叶消费者的年龄降到了35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直播间选购茶叶。去年,还有知名茶饮品牌经过大量实验研究,选中了汉唐清茗的茶叶作为原料加入他们的奶茶饮品,进一步打开了年轻群体的市场。

市场拓展必然带来投资扩张。今年,霍山农商银行给汉唐清茗提供了1900万元的授信,目前该公司已经投入1700万元用于采购鲜茶、包装材料、渠道拓展和设备更新。

程俊生说道,“自企业起步至今20余年,在许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很多想法能够顺利落地,离不开霍山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可以说,农商银行就是我们地方中小企业‘自己的银行’。”

据介绍,下一步,霍山农商银行在加大茶产业信贷支持,为茶农提供线上申贷、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工具的同时,将深化产业链融合,探索“银行+企业+农户”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并对生态茶园建设、电商拓展等绿色项目给予利率优惠。

相伴是一种缘分,更是数十日如一日的坚守,当淬炼成金融温度后,闪现在茶农手机短信里,融进直播间的茶叶订单中,隐藏在游客预定茶旅民宿的电话那头……在这片茶园遍布的土地上,相伴成长的故事还将以何种方式呈现,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