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走进无为农商银行吉祥分理处,要求办理1万元定期存单取现业务。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询问资金用途,老人称是为儿子娶媳妇,初步沟通未发现异常。次日,老人再次来到网点,同样要求支取1万元定期存单,且取现理由仍为儿子婚事。连续两日、等额取现的异常操作,立即引起柜员警觉,随即暂缓业务办理,在安抚老人情绪的同时,迅速向网点负责人汇报情况。
网点负责人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敏锐捕捉到疑点:正常情况下,老人子女应具备独立筹备婚事的能力。通过进一步追问,老人透露儿子患有精神疾病,近期经中间人介绍结识一位“外地媳妇”,对方承诺可以照料儿子。这一信息与常见婚恋诈骗手法高度吻合,网点负责人立即联系村干部核实情况,并结合日常反诈培训经验,判断老人极有可能陷入“婚托”骗局。尽管网点负责人耐心讲解风险、列举真实案例,但老人仍坚信自己未受骗,见取现未果便离开网点。网点负责人随即启动应急机制,向辖内各支行发布预警信息。
不出所料,老人当日前往无为农商银行襄安支行再次要求取现。接到预警的工作人员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火速抵达现场,通过专业的反诈宣讲,详细剖析“婚托”骗局的作案手段与危害。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老人终于认清骗局本质,当场放弃取现,有效避免了可能的资金损失。(侯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