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潜山农商银行创新构建“四维联动”模式(制度固廉、教育倡廉、监督护廉、服务彰廉),打造独具特色的清廉金融生态圈,实现了经营效能与社会价值的双提升,更荣获潜山市2024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
制度固廉:筑牢不能腐的防火墙
“现在申请贷款真是太方便了,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整个流程透明又高效。”天柱山镇民宿聂老板通过“金农易贷”APP成功申请到50万元新店装潢资金后由衷赞叹。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潜山农商银行精心构建的“全流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
该行将清廉要求深度嵌入业务流程,使廉洁成为服务客户的“硬标准”。通过推行“线上+线下”阳光信贷模式,实现贷款流程上墙公示、利率标准透明公开、审批结果及时反馈,从源头上杜绝“人情贷”“关系贷”等不正之风,为客户开辟“办事不求人”的清爽服务通道。
针对特殊群体,该行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贴心上门服务;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廉洁信贷员”服务卡,让客户切实感受到“服务有温度、廉洁有保障”的金融体验。同时,围绕信贷审批、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按季度开展“地毯式”案防排查,通过员工家访、廉政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织密织牢制度“防护网”。
教育倡廉:夯实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在潜山农商银行,“清廉”已不仅是纪律要求,更升华为一种文化自觉。该行通过打造“一廊一梯一院一书架”廉洁文化空间,开展清廉文化“五进”宣传,举办“家庭助廉”座谈会等多元化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每逢重要节假日前夕,全员签订《廉洁过节承诺书》已成为一项传统,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在文化培育方面,该行注重载体创新,积极组织员工参与第四届“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微视频、动漫、平面公益广告等12件员工原创作品;在安庆市金融系统“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共筑廉洁从业清风宜城”主题辩论赛中斩获佳绩;精心打造的两家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示范点,通过廉洁文化墙、微视频、家风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如今,“青岚书阁”清廉读书角已成为本行网红打卡地,这种“接地气”的传播方式真正让清廉理念入脑入心。
监督护廉:划清不敢腐的红线底线
走进潜山农商银行的办公区,每位员工的电脑都装有特色廉洁屏保,循环播放廉政法规、典型案例、廉洁标语;统一配备的“五个严禁”鼠标垫,将禁令条款融入日常办公场景,实现“低头即提醒、工作即教育”的警示效果。
该行创新构建纪委与督导员联合督查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通过深入基层一线,为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把脉问诊,为业务发展的堵点痛点解惑支招。同时,以“内控合规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在全辖机构选拔业务精湛、作风正派的骨干担任合规与风险督导员,赋予检查权、建议权、报告权,强化一线监督力量,全面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通过“科技+制度+文化”三管齐下的创新举措,该行成功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和合规基础。
服务彰廉:绽放普惠金融的清廉之花
清廉建设的最终成效,必须体现在服务质效的提升上。潜山农商银行将廉洁要求深度融入“支农支小”实践,创新打造出一系列“清廉金融产品”。
自2015年启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以来,该行始终坚持利率、额度、条件“三公开”原则,累计为全市13263户贫困户提供87632.36万元信贷支持;通过深化“银校共建”合作机制,确保“金农助学贷”放得出、放得好、放得多,将助学贷款服务延伸至学生求学的各个关键阶段。截至2024年,该行助学贷款累计授信5824户,授信金额达23862.81万元。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金融创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清风正气。
在平桥村“金农信e家”便民服务站,墙上悬挂的廉洁意见箱,诉说着“群众监督无小事”的服务承诺;桌上整齐摆放的各类金融产品宣传折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农村老人看得明白、听得清楚。这种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廉洁实践,构筑起农村金融坚实的信任基石。
深耕厚植:培育生生不息的清廉文化
未来该行将以“深耕厚植”为理念,通过构建“制度固廉+教育浸润+监督保障+服务培育”四维体系,将清廉因子深度植入金融服务全链条,用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形成“清正风气—优质服务—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发展新格局。(张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