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社保业务要专门跑一趟县城,现在到镇上的农商银行就能办,还能顺便取钱,省时又省力!”近日,在太和农商银行李兴支行,村民张大姐仅用几分钟就办好了灵活就业参保业务。这样的便捷体验,得益于太和农商银行与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人社局联合打造的“政务+金融”便民服务新模式。近年来,太和农商银行通过网点升级、服务下沉、科技赋能等多种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政务金融服务,切实打通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政银协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该行主动对接太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人社局,共建县级“政银合作、惠企便民”政务服务示范点。“银行网点覆盖面广、营业时间长,是政务服务的天然延伸。”太和农商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政银合作既便利了百姓,也增强了银行服务黏性,形成了服务提升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县39个网点已全部完成“政务服务”功能改造。
服务升级,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政务服务专区实现“就近办”,在太和农商银行祥和支行,“政务+金融”政务服务区格外醒目。该政务服务区布放有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营业执照智能审批一体机、信用报告查询终端、自助回单机等四台智能服务终端,分别对应办理不同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民众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
“政务云柜台”推动“帮代办”。针对部分需要现场核验的政务事项,该行创新推出政银服务综合窗口,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在安徽农金落户的人工政务服务窗口。该窗口直接对接太和县政务服务中心6个入驻单位,并配备有“政务云窗口”远程办服务平台,实时向县政务服务中心申请远程指导,业务帮办,满足了市民就近办事的需求。目前该政银服务综合窗口可以现场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公司设立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小餐饮备案、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4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设备升级保障“自助办”。为提升办事效率,该行在智能柜员机上增设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公积金、房屋产权、职业资格等63项省、市级政务服务功能,广大群众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助办理,同时,针对农村老年客户,该行推出“大字版”系统,配备专职政务服务专员,帮助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轻松操作。
成效显著,打造政银合作样板。截至7月底,该行累计办理政务业务超8万笔,服务群众超千人次,受理1176笔不动产抵押登记、小餐饮备案、公司注销等政务服务事项,大幅缩减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事时间,在全省高效办理一件事改革创新交流会中并被列为政银合作优秀案例。
“政务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太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一站式”便利。(刘小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