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汆汤涮锅不糊,油焖爆炒不咔”,作为桐城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塘粉丝,自清末传承至今,凭着绿色鲜香的口感,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可守着这门百年手艺的许老板,却一度被资金、渠道、储存难题困住了脚步——人工成本高、设备升级缺10万元,粉丝日产能仅200斤;只懂线下批发,电商运营是“门外汉”;蒋潭村地处山中,红薯淀粉收购季集中,传统作坊没地方存,旺季生产总“卡壳”。
2025年夏天,桐城农商银行龙眠支行客户经理在乡村走访时,摸清了许氏作坊的困境。有百年口碑、有匠心手艺,却因“无抵押物、无规范账目、无数字营销能力”,融资之路屡屡碰壁。
“咱本地的非遗手艺不能断!”龙眠支行当即把这事儿当成重点,安排客户经理一次次上门,从查看生产流程到核实产品口碑,从了解淀粉收购需求到测算设备升级成本,最终为许老板发放15万元贷款。
“新机器一装,产能翻了倍,粉丝口感更匀了!”许老板指着车间里运转的新设备,笑得格外踏实。有了资金,他不仅升级了生产设备,还腾出精力规划建仓库、学电商,打算让大塘粉丝通过直播间“走”出大山。“这15万哪是钱啊,是桐城农商银行给咱手艺人安上的‘腾飞翅膀’,让老手艺有了新奔头!”
把金融毛细血管伸到乡村产业末梢,让百年匠心遇上“及时雨”,这是龙眠支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日常。未来,该支行还将继续聚焦本地特色产业,用更精准的普惠服务,让更多像大塘粉丝这样的传统手艺“活”起来、“火”起来,为乡村振兴奏响“产业兴旺”的好声音。(左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