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玻璃幕墙,轻柔洒进涡阳农商银行新兴支行营业大厅时,作为入职刚满一年的综合柜员,我已在工位上有条不紊地开展当日工作准备。回首一年来快速适应岗位节奏的成长历程,离不开我的师傅——综合柜员王风晴的悉心指导。在这方三尺柜台后,他已深耕十载,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与严谨的工作态度,成为网点内公认的业务骨干与青年员工的榜样。
犹记去年初入职场时,面对复杂的业务操作系统与严苛的操作规程,缺乏经验的我时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困境。正是王风晴以“传帮带”的传统育人方式,为我搭建起成长阶梯,助力我逐步褪去青涩,成长为能独立应对业务的合格柜员。
“传”是倾囊相授,筑牢业务根基
王风晴常说:“从事柜面业务,不仅要熟练操作流程,更要洞悉背后的制度逻辑,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业务教学中,他从不局限于基础操作指导,而是结合制度要求细致讲解每项业务的核心要点。初次学习假币识别技能时,他特意收集不同版本的纸币,手把手教我通过触感纹理、水印图案、安全线特征等关键要素辨别真伪。“多掌握一项鉴别技巧,就能为客户多规避一份资金损失风险。”他的这句话,让我深刻领悟到综合柜员岗位所承载的责任重量,也为我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帮”是雪中送炭,化解突发难题
今年三月的一个工作日,营业大厅内客户络绎不绝,排队队伍逐渐延长。我在紧张办理业务时,系统突然出现故障,业务办理陷入停滞。眼看等候客户面露焦躁、抱怨声渐起,我急得满头大汗却手足无措。危急时刻,师傅第一时间察觉异常,迅速上前安抚客户情绪,耐心解释情况以缓解不满,同时协助我排查系统故障原因,主动分流我负责的客户,引导部分客户至其他窗口办理业务,有效缓解现场压力。“面对突发状况,沉着冷静是前提,严格按应急预案分步处置是关键。”他从容镇定的处事风格,不仅化解了现场危机,更给了我应对突发问题的信心与底气。
“带”是言传身教,传递服务温度
王风晴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态度——无论面对前来存兑零钱的老年客户,还是办理大额转账的企业会计,他都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认可。有一幕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一位老年客户前来办理密码挂失业务,却因年事已高记不清账户关键信息,急得在柜台前直跺脚。见状,他立即走出柜台,搀扶老人到等候区座椅坐下,细心为老人端来温水,随后以耐心温和的语气引导老人回忆相关信息,经过近半小时的细致沟通,最终协助老人顺利完成挂失手续。“我们的服务既要符合规范流程,更要注入真情实感。”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服务准则,如今也成为我坚守岗位的座右铭。
一年来,师傅给予我的不仅是业务技能的提升,更是职业精神的熏陶。晨会时,他会主动分享最新业务政策与操作要点;午休时间,常与我讨论疑难业务案例,梳理解决方案;下班后,还多次留下来陪我练习业务技能,帮助我查漏补缺。“现在多花时间打磨技能,上岗时就能减少失误,更好地服务客户。”他的这句鼓励,始终鞭策着我不断精进业务能力。
如今,我已能独立熟练办理各类常规业务,甚至可应对部分复杂业务,但师傅依旧时刻关注我的成长。每当我成功办结一笔难度较高的业务,他总会投来赞许的目光;每当我在工作中取得细微进步,他也从不吝惜表扬与肯定。与此同时,他也常提醒我:“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但必须牢记,银行业务无小事,每一个操作细节都直接关系到客户的资金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回望一年的成长路,感恩师傅以实际行动让我深刻理解农商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十三年的岗位坚守诠释“传帮带”的深厚内涵。未来,我将接过这份匠心传承的接力棒,在三尺柜台上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续写农商服务的温暖篇章。
师徒相传,不仅是业务技艺的代际传递,更是服务精神的接力传承。在涡阳农商银行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正是有无数像王风晴这样的“引路人”,以匠心育新人、以真情暖客户,才让农商服务的温度得以代代延续、历久弥新,为地方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盛浩晨 董重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