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颍上农村商业银行
颍上农商银行赛涧支行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敬老样板
来源:岳培培 2025-09-22 11:55:04 责编:代明俊 胡明兵 李晓磊

赛涧回族乡,浸润着浓厚的回民文化,老年群体是辖内金融服务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在人民银行阜阳市分行精心指导下,颍上农商银行赛涧支行深耕地域特色,紧扣回民老年群众的生活与金融需求,以“硬件适配+服务优化”双轮驱动,将敬老爱老、尊老善老的理念融入每一处服务细节,为少数民族老年客户打造出兼具文化温度与实用价值的金融服务环境。

贴合民族需求,筑牢适老服务“硬支撑”

立足赛涧回族乡的民族文化底色,支行从老年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全方位升级网点适老硬件,让服务更贴合少数民族老年群体的生活习惯。在支付服务区域,无障碍坡道、低位服务柜台打通了行动不便老人的“通行路”;带“大字体”界面的智能终端、大音量语音提示设备,适配了老年客户的视觉与听觉需求,更符合回民老年群众传统且务实的使用习惯。

细节处更见用心。支行在厅堂常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拐杖及助行器,在饮水机、台阶等关键区域张贴醒目且易懂的安全提示;尤为关注老年客户的健康保障,专门配备血氧仪、血压仪等急救医疗工具,制定老年人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健康状况可快速响应。这些设施不仅解决了老年客户的实际难题,更以贴合民族聚居区生活节奏的配置,让回民老年群众走进网点就像走进“家门口的暖心驿站”。

图片1(1).png

破解三大难题,做实适老服务“软关怀”

颍上农商银行赛涧支行针对农村老年群体普遍面临的金融服务痛点,支行精准发力,逐一破解,让少数民族老年客户享受便捷、安心的金融服务。

打通“收款堵点”,让集市生意更顺心。赛涧回族乡的不少老年群众习惯在农村集市售卖自家种植的农产品,“不会扫码、收款找零难”曾是他们的烦心事。支行专门开设“老年爱心窗口”,组建服务小队定期走访街道农贸市场,主动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的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现场办理便携收款码,配套发放高音量收款喇叭,确保收款金额实时清晰播报。如今,回民乡的老人们卖起农家菜、土特产,再也不用“凑活”找年轻人帮忙,自主收款既省心又高效,集市上的“银发摊主”们脸上多了不少笑容。

图片2(1).png

化解“操作难点”,让业务办理更暖心。“看不清屏幕、摸不懂机器、听不懂术语”,是老年客户面对智能金融设备时的普遍困扰。对此,支行推行“专人全程陪同”服务,只要老年客户走进网点,大堂人员便会主动上前,提供“询问-引导-操作”全流程协助,小到ATM取款、手机银行“乡村版”转账,大到业务签约,都手把手教学。服务中,员工始终保持“慢语速、轻语气、通俗化”的沟通方式,用回民群众熟悉的家常话解释金融术语,让老年客户在轻松的氛围中办好业务,真切感受到“像家人一样的贴心”。

补齐“出行痛点”,让上门服务更贴心。针对腿脚不便、卧床不起的老年客户,支行将服务从“厅内”延伸到“家门口”。除了在网点备齐轮椅、助行器、手持呼叫器,方便到网点客户使用外,更成立“耆乐融融小分队”,携带便携式移动终端,主动上门为卧床老人办理开卡、电子银行签约、密码重置等业务。此前,一位行动不便的回民老人急需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小分队当天便上门服务,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这样的上门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客户的金融难题,更以“想客户所想”的主动服务,传递着对少数民族老年群体的尊重与关怀。

图片3(1).png

践行服务初心,绘就民族乡敬老新图景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金融服务应有的温度。颍上农商银行赛涧支行始终以“真心换真心”,将适老服务与赛涧回族乡的民族文化相融合,既用专业的金融服务解决老年客户的实际难题,又以暖心的细节关怀贴合少数民族群众的情感需求。

未来,颍上农商银行赛涧支行将继续深耕少数民族地区适老金融服务,不断优化设施与流程,让每一位回民乡的老年客户都能在金融服务中感受到尊重、便捷与温暖,以实际行动书写“尊老善老”的金融答卷,打造少数民族地区适老化金融服务的“赛涧样板”。(岳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