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机构:
当前位置: 农信融>蒙城农村商业银行
蒙城农商银行:三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张光宇 2025-09-22 13:01:00 责编:代明俊 胡明兵 李晓磊

“久旱逢甘霖,蒙城农商银行这场资金‘及时雨’,可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望着挂满枝头的锦绣黄桃,蒙城县小辛集乡的种植大户李怀龙感慨道。

今年7月,皖北地区持续高温晴热导致严重旱情,李怀龙需购置50余亩桃园灌溉设备,资金短缺。蒙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对接,迅速为其发放30万元信贷资金,有效保障了桃园抗旱保产。如今,丰收在望的黄桃,正是该行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主力军,该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勇担服务“三农”使命,通过加大有效信贷投放、下沉服务重心、创新服务模式,有力保障了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截至2025年8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235.34亿元,较年初净增16.2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156.46亿元,较年初增加4.87亿元,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强化机制引领,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该行将支持“三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核心战略任务。通过制定《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全面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3.0版建设方案》等文件,为破解“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题锚定方向、明晰路径。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惠农举措落地见效。单列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长目标,引导金融资源持续向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依托全辖43个营业网点,深化与地方党委协作,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金融支撑实体经济效能。

聚焦产品创新,落好服务实体“关键子”。围绕农业农村改革重点与融资痛点,该行深化与县直部门、省农担公司、保险机构的协同联动,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信用体系,成功推动“活体抵押”、“政银担”、“普惠担”等创新担保模式落地。聚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推出“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等产业链融资模式,有效联结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与现代农业发展,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以“兴农e贷”等系列专属产品的创新研发为抓手,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6907户,授信覆盖率56.13%,贷款余额12亿元。

深化科技赋能,下好普惠金融“强手棋”。该行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坚持“线上赋能、线下引流、双线融合”的发展思路。线下服务方面,以“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移动金融服务不出户”为目标,充分发挥116个金农信e家金融服务室的乡村枢纽作用,通过派驻“金融村官”、常态化开展“金融夜校”、“金融下乡”等活动,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今年以来,“金农信e家”累计办理现金业务6004笔,交易金额1546.49万元。线上服务方面,依托金融科技,大力推广“金农e贷”系列线上贷款产品,着力构建覆盖广泛、体验优良、供给高效的普惠金融产品矩阵,让广大农户足不出户尽享“普且惠”的现代金融服务。

下一步,蒙城农商银行将一以贯之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强化金融赋能作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同时,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以科技力量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张光宇)